今天分享的文章我們將抖音矩陣賬號會犯的一些錯誤給分析一下。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!
矩陣賬號的由來一般是下列原因:
1、放一堆代運營賬號,為了去賽馬;
2、大號數(shù)據(jù)好,但增長乏力,于是就想再做幾個新號;
3、公司大,部門多、按照達人、團隊、貨盤,分矩陣賬號;
4、幻想賬號多自然流量可以蹭的多,賭一把;
5、大號主播壓力大或身體原因,想孵化一些新人,MCN化;
歸根結底,是增長的欲望強烈,想用模式創(chuàng)新的方式,簡單復制自己的成功模式,達到業(yè)績后面加N個0的效果。
風險點:
1)優(yōu)勢資源分散,對于大號還沒做太好的團隊,不論是軟硬件建設、人才配置、還有投流費用的預算,矩陣小號都在分散大號的資源。
環(huán)境惡劣的時候,鳥媽媽都會弄死幾個孩子,保剩下的,所以當大號本身還沒做起來,流量還不大,盈利狀態(tài)不穩(wěn)定的時候不建議分賬號去做。
2)互相爭搶流量,差異化沒做好的情況下,比如相同的貨盤,如果引流方面完全沒有新的花樣,兩個賬號采取的是相同的方式,那么就會相互爭搶流量。當年每個賬號的平臺扶植力度較大,所以只要賬號數(shù)據(jù)可以都會配以相應的推流,這樣的情況,多開賬號肯定是可以薅一些流量的。但是現(xiàn)如今,變現(xiàn)型流量,都是要靠稀缺內(nèi)容換取,或者干脆直接拿錢購買,所以肯定涉及到相同用戶人群的競價。兩個賬號很有可能做成自己打自己的局面。
3)自己之前起號的成功經(jīng)驗,往往無法復制。抖音變化極快,從拉直播時長就能獲取更多流量的時代,到憋單秒殺就可以快速激活直播間推流,千人萬人在線的時代,再到,短視頻引流的興趣電商時代,再到,千川付費碾壓自然流量的時代,最終到現(xiàn)在,付費流量也要拼內(nèi)容拼創(chuàng)意、拼人設的時代。很多賬號做起來的偶然性極強,如果團隊的實力沒有做到跟進最新的平臺能力需要,以以往的固有流量思維去布局矩陣,往往會在新起賬號上燒掉不少成本。
4)管理難度高,核心技術外泄,成功概率低,給了很多資源,輸出了很多方法。好不容易拉起該到回收期了,新人開始跟公司博弈利益。同時跑路單干或者被挖走的概率極高。